2016年12月25日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在中國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向環保稅制度轉變。
環保稅法規定征稅對象分別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四大類。其中,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具體適用稅額的確定和調整,可由各地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法定稅額幅度內決定。
目前,在統籌考慮本地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不包括港、澳、臺)基本都已經出臺了各自的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適用稅額。

在各地公布的環保稅適用稅額標準中,北京按環保稅法規定的稅額幅度上限執行;遼寧、吉林、安徽、福建、江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省份按環保稅法確定的最低限額征收;其他省、市、自治區的適用稅額標準介于環保稅法規定的最低和最高限額之間。此外,部分地區還根據大氣或水中不同類型的污染物制定了不同的稅額標準,或根據區域劃分了不同檔位的稅額標準,或設定了實施不同稅額標準的時間表。
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形成臭氧和細顆粒物的一類重要大氣污染物,包括非甲烷烴類、含氧有機物、含氯有機物、含氮有機物、含硫有機物等?!笆濉逼陂g,VOCs污染防治已經成為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領域,國家提出了到2020年重點地區、重點行業VOCs污染排放量下降10%以上的主要目標,多地政府也出臺了針對本地區及不同行業的VOCs減排工作方案。此外,為充分發揮排污費在VOCs減排和治理中的作用,全國已經有21省市自治區開征VOCs排污費。

各省市自治區出臺的VOCs排污費基本收費標準差別較大,北京市高達20元/公斤,安徽、四川、遼寧、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為1.2元/污染當量。各地都明確了實施差別化收費政策,即對于VOCs排放濃度值低于國家或當地排放限值等情形,收費標準低于基本收費(如基本收費的50%);而對于VOCs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當地排放限值的,或屬于淘汰類生產工藝裝備或產品等情形,收費標準高于基本收費(如基本收費加一倍或兩倍)。

在環保稅法中并沒有專門列出VOCs,僅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醛、苯乙烯、酚類等十幾種揮發性有機物被納入了應稅大氣污染物中,在環保稅法實施后,21省市VOCs排污費收費政策何處何從引人關注。事實上,從VOCs排污費收費政策的具體內容以及部分省市最新的通知中我們或許可以一窺這一政策的走勢。
第一,在VOCs排污費收費政策中明確提出了“對VOCs 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已征收排污費的,應當將其排放量從VOCs 排放量中扣除”,這意味著在排污費轉環境保護稅后,未納入應稅污染物范圍的VOCs仍可以繼續征收排污費。
第二,河南省在其VOCs排污費收費政策明確了實施時間為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天津市環保局在“關于提供涉及排污費有關文件的復函”中建議《市環保局關于印發天津市石油化工和包裝印刷行業揮發性有家務排污費征收標準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等三個文件全部廢止,另外三個文件中涉及排污費相關的內容廢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部分省市自治區在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后,可能會取消VOCs排污費收費政策,但對于未納入環保稅法應稅污染物中的VOCs是采用新的收費標準還是取消收費,還需等待各地出臺新的相關政策說明。
第三,目前VOCs沒有作為專門一類的大氣污染物列入環保稅法主要是因為VOCs種類繁多、征收管理復雜,但是從政府管理、企業經營和法律規范完善需求來看,未來將VOCs納入環保稅征收范圍是大勢所趨,而一旦實現,則VOCs排污費收費政策退出歷史舞臺也就順理成章了。